青海之窗

当前位置: 青海之窗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 正文

防治新冠没有速效药 更需领导力、管理能力和社会稳定

时 间:2021-01-03 03:18:43 来 源:本站整理

  防治新冠没有速效药

  文/威廉·哈兹尔廷(William A. Haseltine)

  发于2021.1.4总第979期《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先是重创亚洲,然后在欧洲和美洲肆虐,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伤痛。一个接一个的极限被突破——1月,100人死亡;2月,1000人死亡;3月,10000人死亡;4月,100000人死亡;9月,1000000人死亡——人们总是在问:“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尽管病毒猖狂,但仍有很多人认为2021年疫情就会结束。这样的希望恐怕无处寄托。控制传染病包括四个基本要素: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社会稳定以及医疗设备。如今大部分国家都不具备前三者,这意味着新冠疫情必然还会在新的一年继续伴随我们。

  最有可能的是,北半球的冬季将出现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激增。欧洲和北美的损失将尤其惨重,它们的每日感染人数在秋季中段一直在迅速增加。而北半球开始转暖的时候,南半球将冷下来,新一波疫情又将到来。

  至于控制疫情的第四要素,许多人认为疫苗或治愈疗法近在眼前。是的,疫情激发了科学和医学界的最强实力。全世界研究者的行动力和合作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分离出病毒,勾勒出它的遗传图谱,努力开发潜在疫苗和疗法。尽管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能够得到安全、惠及全民并有足够疗效的疫苗或疗法,但在2021年年底前结束疫情的希望依旧渺茫。

  目前开发的疫苗要求多次接种,产生效力需要长达两个月的时间。类似的,新冠患者的救命疗法也不会来得太快。一开始被大肆宣扬的疗法,例如瑞德西韦、康复患者血浆疗法和地塞米松,都证实对控制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效果甚微。治疗潜力更大的疗法,如单克隆抗体疗法仍要多个月才能面世,并且可能过于昂贵而无法普及。

  没有速效药,就更需要领导力、管理能力和社会稳定。在科学家发现这种病毒后不到三周,在武汉报告了首例死亡病例后,中国就对拥有5800万人口的湖北省进行了封锁,禁止人们前往其他地区,或外出购买除生活必需品以外的任何东西。

  中国的经验证明,新感染病例的数量可以通过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强制隔离和居家隔离等标准手段,在短短两周内减少一半。相反,在巴西、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对于采取恰当措施犹豫不决。

  事实上,一些国家仍在探求愚蠢的群体免疫概念,哪怕科学证据表明对于这种疾病根本不存在这种保护方式。四种常见(但很少提到的)冠状病毒每年要感染高达15%的世界人口,并且每年都要卷土重来,常常会再度感染同一批人。假定新型冠状病毒也不例外,那么任何寄希望于群体免疫策略的国家每年都会让其他人也陷入危险。

  中国政府向世界发出警告,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以及通过空气传播,只有立即采取严厉措施才能控制。忽略这些警告的国家随后受到的伤害也最重,不论是经济方面还是人道方面。在控制疫情暴发中表现出社会团结的国家,才有机会重新开放经济,尽管未必会开放边境。

  集体应对仅仅是个人行动的总和。在很多国家,有人担心同意采取保护措施等于放弃个人自由。但在战时,当危险显而易见时,人们一再证明他们愿意为同胞作出牺牲。我们在与病毒作战,个人自由固然重要,但如今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为了周边人群而牺牲一定的便利。

  每一场新的地震、海啸和随之而来的疾病都提醒我们,大自然是一股危险的力量。如果说亚洲国家对新冠疫情的响应更迅速和有效的话,那么它背后的原因就是吸取了SARS、和禽流感等瘟疫的教训。经验表明,通过强大的领导力、治理和社会团结,采取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很快就能控制疫情,限制死亡人数。这便是2020年最大的教训。

  如果2021年一些国家的政策对这些熟视无睹,那么,疫情可能远不止存在于2020年,而会在未来延续多年。

  (作者系生物科技企业家、传染病专家,全球健康智库ACCESS健康国际总裁)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1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复制网址】 【打印】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