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之窗

当前位置: 青海之窗 都市文化 戏剧歌舞 正文

河南日报评论员:这一“拳”,打出了自信与豪迈

时 间:2020-12-22 03:18:31 来 源:本站整理

  太极拳,17日晚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好消息传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高质量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又迈出铿锵有力的一步。

  这是一件激荡人心的喜事。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此次,作为太极文化发源地的河南牵头申报、成功申遗,使得太极拳这一古老运动拥有了来自更广大区域、更众多民族的新注解,中华民族儒雅自律、不屈不挠的品格得以彰显,河南传承文化、保护遗产的努力,再次得到了世界肯定,无疑有利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

  这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维系着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持续感,也是确保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力的重要资源。天下太极出河洛,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太极拳,正在成为21世纪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华优秀文化之一,是很具代表性的东方文化精粹。全面系统地展现太极拳及太极文化,让这一优秀文化走向世界、造福人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也正是申遗的初心与使命所在。

  这一“拳”,打出了自信与豪迈,打开了世界与未来!从2000年洛阳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算起,河南的“申遗之路”已走过20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为文化遗产倾注的努力,是赓续文脉、珍视文化的普遍共识。与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相伴,被五千年中华文明源源不断滋养的黄河儿女,在走向现代化的路上,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遗产,不断加深着认识和理解,加大着保护与传承的力度,坚定着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是一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申遗成功,是文化保护新起点。世界遗产的名号,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令人欣慰的是,得知入选的好消息,全省各地在喜悦的同时,也表达着对保护责任的清醒与担当。在焦作,巡回举行的各类太极拳比赛精彩不断,主要门派知名人士的传承体系建起来了,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培训计划有序推进。在规划、人才、科研、产业和资本方面做好有力支撑,算好文化账、算清社会效益账,应该是我们面对先人文化财富的最基本立场。

  对世界遗产,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建业电影小镇,感受实景大秀《战太极》,仿佛亲临太极村陈家沟掌门嫁女现场,其间倡导的“和”“包容”“接受”等理念发人深省。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启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下一番创新发展的功夫,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具备生活气息和更鲜活长久的生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弘扬太极文化,推进全民健身,亦是太极拳申遗的题中之义。犹记得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里,来自河南的医护人员变身教练,带着患者积极“解锁”太极拳技能,帮助疏导患者情绪,优化治疗效果。如今,全民健身意识增强、热情高涨、参与积极,这就特别需要相关部门的服务和引导、相关专家的点播和指引,提供相当的环境、场地、设施,让人们科学锻炼、享受运动、纵情山水,在认识宇宙万象、对立统一、天人合一中,感悟黄河文明与太极文化之精髓。

  文化遗产是跨越地域、种族和民族,联系人类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和平的力量。继承了世界遗产精神的太极拳,从文化认同中引出的新“拳法”,更需要带着跨文化交流、沟通的使命,用文化带动经济贸易,用文化构建国家形象,用文化连通世界万物。

  河南日报评论员

【复制网址】 【打印】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