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之窗

当前位置: 青海之窗 都市资讯 地方新闻 正文

西藏阿里“90后”护路人:家是公路 国是中国

时 间:2019-10-02 03:19:49 来 源:本站整理

  中新网拉萨9月30日电 (记者 贡桑拉姆)“家是公路,国是中国……”随着“十一”国庆节的到来,西藏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以下简称:阿里接管组)于9月29日在该地区狮泉河镇噶尔县驻地举行升国旗、唱国歌。当日下午,该接管组全体干部职工集体来到国道317沿线,开展“杜绝白色垃圾,杜绝车窗垃圾”环保活动;“90后”护路人站在国旗下宣誓“两路精神”,并身体力行守护“天路”,践行“两路精神”。


图为西藏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干部职工宣誓“两路精神” 贡桑拉姆 摄

  在此前夕,阿里接管组在国道565线巴札一工区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身穿统一工服的干部职工以歌舞表演、诗歌朗诵等形式,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送去高原一线“护路人”的祝福。


图为西藏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干部职工及一线养护工人在海拔5166米的龙嘎拉达坂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贡桑拉姆 摄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是羌塘高原的核心地带,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寒缺氧、气候复杂的巴札一工区海拔5038米,最低气温约达到零下30摄氏度。

  当日,在短短半天的时间里,记者在巴札一工区经历了刮风、降雨、降雪、下冰雹和晴天等不断变换的天气,但复杂多变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到工区职工开展庆祝活动,歌唱新中国的悠扬旋律飘荡在这座“云端”工区上空。


图为西藏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在驻地举行升国旗、唱国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贡桑拉姆 摄

  尼玛次仁是第三代“护路人”,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阿里地区境内的国省道沿线从事公路养护、路政管理等工作。他告诉记者,接下父母手中的铁锹是父辈的希望,也是他作为第三代“护路人”的责任。

  “‘养好公路,保障畅通’这八个字对我来说,是一种沉甸甸的信念。”尼玛次仁说,在养护一线的工作中,他逐渐理解和感受到父辈的艰辛与不易,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做好公路养护工作的信心。


图为西藏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一线护路人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贡桑拉姆 摄

  阿里地区境内的公路养护段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虽然当地特殊的高寒缺氧及复杂天气无以改变,但公路养护工区的生活条件和设施设备逐渐得到了改善。”

  同样于2014年被招进的加勇拉姆从西藏昌都市左贡县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被誉为“世界屋脊之屋脊”的阿里地区,两地海拔落差达2000多米。


图为西藏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一线护路人在巴札一工区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洛桑益西 摄

  “阿里的天气寒冷,冬天雪下得很大,起初也想过放弃。”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共有600多名职工承担着该地区境内公路的保通任务。加勇拉姆是在条件最艰苦的巴札一工区工作。


图为西藏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干部职工及一线护路人宣誓“两路精神”。 洛桑益西 摄

  “在阿里公路养护一线工作近5年,公路成了我的家,在这里生活工作也很快乐。”加勇拉姆来到阿里后,为了照顾到其家庭,她的丈夫也被调到阿里,他们成了同一个工区的同事。

  加勇拉姆告诉记者,她对现在的生活很习惯,同事间的关系也很好,“已经对公路养护工作有感情了,并且每天看到司乘人员安全通过自己守护的公路,心里很高兴。”


图为西藏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一线护路人在巴札一工区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贡桑拉姆 摄

  据悉,阿里接管组公路一线养护工平均年龄不足30岁,但这群“90后”养路人却守着3条国道、7条省道共5000多公里的高原“天路”。他们告诉记者,作为路二代、路三代,他们将会继续接好父辈们手中的“接力棒”,尽好责,守好路。(完)

【复制网址】 【打印】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