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之窗

当前位置: 青海之窗 都市资讯 国内新闻 正文

走起!向贫瘠挥手作别

时 间:2019-05-17 03:19:03 来 源:本站整理

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步修复。图为游客在观看社火表演。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36岁的西吉县兴平乡团结村村民王五旦和儿子展示自来水。

  本报记者 禹丽敏摄


西吉何屲水厂全貌。

  资料照片

  走起!向贫瘠挥手作别……(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以前赶紧出去摆盆子盛雨水,现在不用了”

  雨下起来了,零零星星,也许是雨声触动了记忆,宁夏西海固西吉县兴平乡团结村六旬老人王志福坐在屋里,说起那些已逝的场景:“家前的那条河,我们唤作滥泥河。以前去羊洼沟驮泉水,就得穿过这条河。来回一个半小时路程,取一趟水回来,脚底下尽是蹚河的滥泥。”

  “光是取水就耗尽了精力,哪还挤得出劲头谋发展?”一旁的村主任何志忠感叹,从人力到驴车,再到开着“三蹦子”去县城拉水,这是村里老人们的集体记忆。

  雨势渐紧,王志福没挪身,“以前赶紧出去摆盆子盛雨水,现在不用了。”

  西海固“苦甲天下”,其中一苦是缺水。但千禧之年,巨变启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随着三大工程的实施,西吉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如今已达95.2%。受制于地势等因素影响,未通自来水的1.2万人,家附近往返400米内也有了集中供水点、机井等相对安全的水源。王志福老人家里通了水,还养了9头牛,种了20亩地。

  西吉巨变,水最直观。老百姓除喝上放心水,还住上安全房,走上硬化路。西吉县已建成保障性住房8044套,改造农村危房3.01万户;修建农村通村公路2017.64公里,农村基本消除了“断头路”,到哪都四通八达。

  从2014年到2018年,西吉县238个贫困村中,有220个已销号;综合贫困发生率由33%降至5.88%。

  西吉,正向贫瘠挥手作别……

  “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便不会再‘等靠要’”

  2016年7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固原市六盘山机场一下飞机,就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西吉县将台堡,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西海固人记住了总书记的一句话:“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携手脱贫致富奔小康,便是新时代西吉人的长征路。

  兴隆镇姚杜村的冯志清,以前住在山上,土坯房,没一点余钱,可从未想过要改变,好似这日子生下来就该这般模样……

  村干部苦口婆心劝,冯志清犹犹豫豫地用父亲的积蓄买下两头牛;有了收益后,又享受政府金融扶贫优惠政策,无息贷款10万元,接着买牛……短短4年光景,发展到了如今3个牛棚24头牛。眼下,几头母牛又要下牛犊了,“塞不下了,又要扩牛棚了”——冯志清有他“幸福的烦恼”。

  “懒汉”为何不再懒?“政策给到位了,他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便不会再‘等靠要’。”村支书冯存喜说。

  近年来,西吉县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兴隆镇主推养牛增收,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发展养殖业的,户均补助1万元以上。以奖代补全产业链精准扶持,有效避免“等靠要”。依靠产业发展政策,仅兴隆镇就培育了10个肉牛养殖示范村,90%以上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

  在产业扶贫基础上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脱贫内生动力,固原地区开创“两个带头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工程,让能人带着乡亲脱贫。

  “这个村有这个娃,是我们的福。”在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西吉龙王坝村里,杨琴英老人拉着记者的手,由衷感叹。她说的“这个娃”,便是龙王坝村的致富带头人焦建鹏。

  龙王坝村坐落山巅,以前水上不来,景虽美,但人穷。在县城做广告生意发了家的焦建鹏坐不住了:发展林下经济,我的家乡就是最好的试验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龙王坝依托其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建窑洞宾馆、滑雪场;如今的焦建鹏又动起办培训班的心思:“以西吉为中心辐射380公里,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龙王坝村渐有龙腾之势,去年户均年旅游收入达1.5万元。站在落地窗前,焦建鹏指着面前沟壑纵横的梯田说:“这些地都被我们流转过来,种上不同颜色的花朵;待到盛夏,五颜六色,满眼美景。”

  现如今像焦建鹏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全固原市有6073名,带动8.1万户20.5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懒不起来喽”

  烂泥滩,是西吉县最偏僻、最贫困的小山村之一。2017年开始,村子被列为闽宁协作示范村,由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对口帮扶村子发展。“2017年底,县委常委会作出决议,确定将烂泥滩村更名为涵江村。”驻村第一书记秦振邦说。

  福建涵江区与宁夏西吉县相隔2000余公里,路虽远,情谊深。头一年,村里通硬化路、通自来水、通互联网,建村文化服务中心,全村人均收入翻了番。下一年,利用金融扶贫贷款,秦振邦带领村民养殖肉牛,到2018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8.66%降至2.54%。

  山涧桃花年年开,涵江村村民说,现在的生活比花还绽得艳。福建帮扶人员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带来了不少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更带来了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精气神。

  福建莆田商人林玉清,除了在西吉县城设立公司总部外,还将扶贫车间开到了农民家门口。

  “我们经过考察,发现西吉这边的土壤适宜种植艾草,土地面积大,劳动力充足。”林玉清创立的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今年将艾草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

  偏城乡下堡村的农妇马统梅,利用农闲,在下堡村闽宁泽艾堂艾草加工扶贫车间工作。扶贫车间建在了家门口,也给了她更多的生计选择。在这间300平方米左右的扶贫车间里,约有30个女工在流水线上工作。

  傍晚时分离开偏城乡时,秦振邦说,涵江村的村民再不愿说自己是烂泥滩村走出来的,“是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懒不起来喽。”随即又摆摆手说。

  满眼生机西海固(记者手记)

  采访车辆稳稳行驶在山间公路上,雨水不断拍打着车窗,这场春雨下得正当其时,西吉人现已习惯了雨水渐多的变化。正如县委书记王学军所讲,10年间年均降雨量增加了100毫米,“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降雨量还会继续增加;小气候的变化,影响着整个西吉的产业发展格局。”

  西吉还是“中国文学之乡”。或许正如所言,“文学源于苦难”,西海固曾经的苦涩生活孕育了一批优秀作家。如今,作家们的笔下,已不单纯是对苦难的追忆,更有向富足进发的传奇,这些故事激励着西吉人继续奋勇拼搏,开创美好。

  一路行走在繁花之中,同行的工作人员争嚷着自家开的花更美:“邻县前两天搞山花节,他们的山花可没我们漂亮”……谁家花儿开得更艳?干部们比的哪里是花,他们比的是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谁家日子更好!

  停车驻足,骋目流眄,整个西海固,花香四溢,满眼生机……

  本版制图: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16日 07 版)

【复制网址】 【打印】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